關于多元酚氧化酶和抗壞血酸在壞死過程中的作用
為了確定抗壞血酸在壞死斑形成中的可能作用,發現在接種7TMV的Pinto豆葉中,感染的半葉中的抗壞血酸濃度起先增加,然后減少。 由于抗壞血酸濃度的變化不與壞死過程同時發生,很難想像它們在體內壞死過程中起作用。另一個指向抗壞血酸氧化作用的非專化性質的事實是它發生干受傷、毒素處理和受病毒以外的病原物侵染后的各種植物中。 關于多元酚氧化酶和抗壞血酸在壞死過程中的作用的后結論是壞死葉中多元酚氧化酶的活化作用、醒含的增加和抗壞血酸的減少是次要現象而不是局部斑形成的主要原因。人們可以想到這些明顯的不正常現象就是寄主代謝作用一般擾亂的表現。
后一篇文章:證明圍繞壞死局部斑在一條狹窄帶內的葉肉細胞 »前一篇文章:« 如何證明斑點形成之前有多元酚氧化酶活性的逐漸增加
tags:植物學,植物顯微鏡,生物,生物顯微鏡,組織學,細胞顯微鏡,細胞學,生物顯微鏡,精密儀器,
本頁地址:http://www.klasswall.cn/wz/2038.html轉載注明本站地址:http://www.klasswall.cn/ http://www.xianweijing.org/
版權申明:Copyright2012- 2015 禁止拷貝復制本站的文字和圖片,本站所有版權由上海光學儀器廠丨生物顯微鏡分部所有- 生物顯微鏡專賣-上海光學儀器廠丨生物顯微鏡分部-本站地址http://www.klasswall.cn/
百度統計: